为了在农村开展好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教育活动,南京市组织万名党员干部进村住户,既密切了党群关系,也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理解。
进村住户,征求意见,了解群众最怨什么、最盼什么、最希望干部做什么
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马塘村,70多岁的戴国定老汉听说市里的干部要来他家调查,早早便来到村口等着看小轿车,没想到孙子跑来告诉他说,市里干部已经背着行李住进他家了。他赶回家看到,这位干部已将被褥放在他家床上,还在帮他家择菜呢!
戴老汉不免有些疑虑,干部能住得惯吗?几天下来,看到这位干部一点没有架子,与自己同吃、同住,查看米缸、菜棚,与自己拉家常,嘘寒问暖,了解家庭人口、收入状况、有啥想法。戴老汉开心地笑了,逢人便讲,“共产党的干部还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”。
在“三个代表”教育中,干部掏心,群众也掏心,一颗颗滚烫的心碰到一起,唠的是家常,唤起的是感情。江浦县珠江镇大林村村民冉永秀,家中只有一名劳力,是全县的10个特困户之一。镇党委书记金仁斌住进冉家后,当晚与冉永秀促膝谈心。当了解到冉永秀想致富没门路时,金仁斌自己掏钱,为冉永秀家买种羊,发展养殖业。
干部进村住户,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,群众对干部有了亲近感。江浦县桥林镇的一位村民说,学习会上讲,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。这次,书记、镇长住到农户家里,捧农民碗、睡农民床、与农民拉家常,就像当年的土改工作队一样,党的优良作风又回来了。住到禄口镇马塘村的江宁区委组织部部长赵友春告诉记者,过去常规性地到田间地头多,住进农户家少,这次与群众同吃同住,要真正了解群众最怨什么、最盼什么、最希望我们干部做什么。这也使我们对“三个代表”的思想理解得更深了。
最盼望致富,最需要服务,最高兴政策不变,最希望农村稳定,最欢迎干部作风实在
在农村,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把经济搞上去,让老百姓富起来。参加“进村住户”活动的干部说,实践“三个代表”就是要帮助农民发展生产,多找一些致富门路。
在江宁区,“让干部受到教育、让农民得到实惠”成为走出机关大门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。为了真诚帮助群众解决问题,与群众共商解决办法,江宁区组织干部与群众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为群众送信息、送政策、送科技、送温暖,全区90%以上的村都住有党员干部。干部“进村住户”不仅访贫问穷,同时访富问计,帮助群众找出贫困的原因,探索致富的路子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上峰、横溪、丹阳等镇出台优惠政策,规定凡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免交农林特产税和水电费,由政府代交;养殖鹅数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,政府每只补贴0.5元,养奶牛每头补贴400元,固定大棚每亩补贴1000元。在淳化镇,政府帮助成立了茶叶公司,统一制作、统一品牌、帮助销售,解决了农民卖茶难的问题。在陶吴镇,政府专门为农民开办了草莓种植培训班,帮农民致富。
关键看群众拥护不拥护、高兴不高兴、赞成不赞成,办好农民想办的事,当好农民满意的“官”
通过学习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参加进村住户活动的干部们不仅为人民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,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怎样当好人民满意的“官”。有的干部说:“金奖、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,金杯、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。”
在江宁区的机场村,群众给干部上“政治课”成了当地的一大“新闻”。机场村是一个较富的村,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,干部没听到过农民提什么意见。但让群众提意见时,却真有不少,一位农民说,酒桌上听不到民苦,办公桌上办不了实事,小汽车上体察不了民情,干部下到百姓中来听听意见,看看民情,这才是真正的百姓干部。一位住机场村的干部说,这次进村住户真正听到了百姓的心声,我们不仅住出了感情,也住出了成果。
在江浦县地处偏僻的桥林镇施周行政村,南京市委组织部一位领导和江浦县的组织部长李跃芝在步行3公里的泥泞路后,走进村民邱宗林家。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,邱宗林心有顾虑地说,“你们走的路是我们出村的路,要能修好这条路,我们运农产品就方便多了。”市、县、镇三级领导研究后当即在邱宗林家拍板,雨停后马上动手修路。邱宗林感激地告诉记者,现在的政府办事真快啊。
家住沿江镇新化村的龚忠媛5岁时父母离异,家境贫寒。3年前,龚忠媛考上了大学,但每年3000元的学费让她进退两难。当时的镇党委三位书记和一名副镇长得知此情后,主动和龚忠媛签订了“助学协定”,解决龚忠媛上大学的学费。3年过去了,龚忠媛从未为学费犯过愁。今年寒假,她回到家里才知道,新上任的镇干部不仅为她准备好了学费,而且还为她家盖了三间明亮的砖瓦房。“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党的恩情。”龚忠媛面对记者泣不成声。
谈到南京市在农村开展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教育活动时,南京市委书记王武龙说:“我们只有真正到群众中体验群众的疾苦,才能够深切了解群众;只有密切联系群众,才能代表群众,在决策时,才能够自觉地遵守‘群众拥护不拥护,群众高兴不高兴,赞成不赞成’的原则。”